教育的目的是筛选人才。教育机构为什么被国家严整了,基本来说还是资本干扰了教育的公平性,小型教育机构成为了牺牲品,大型的机构老板早已经赚够钱了,只是国家的出手谁也没想到。以后就没有了文化课的补习,甚至一对一都很难找到老师,要持续多久这样的状态,谁也无法预料,那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?筛选人才靠什么,还是要靠分数,除非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后不再看成绩收录学生。只要在学校学习,成绩一定有高低之分,只要有高考,那就一定有分数线控制上大学人数。其实干过培训的老师应该明白,学习好的孩子不用补课,学习差的孩子不用补课,这里的学习好当然是指每门课都能听懂,学习习惯很好的孩子。学习差是根本不愿意补课,基本没有学习习惯的孩子。那么这两头的学生去掉还有的更多的是中等的孩子,这些孩子想学习,但也许是自己习惯差一点,也许课上并没有完全听懂,尤其上了高中,能够三年下来每堂课都能听懂的孩子不能说没有,只能说少之又少,初中到高中的跨度也会让很多孩子一下没有跟上,那没有听懂的怎么办?问老师啊,答案当然不可能,一个老师教好几个班,老师也是人,怎么可能把班里每个人都教的明白,那么这些中等想学的孩子怎么办?这几年要么偷偷找老师一对一,要么家长自己就有很高的水平,自己教。那这些没有水平和没有资源的家长怎么办?只能一次一次去找学校老师了,所以可以预见,未来学校老师的工作压力会很大,找你最多的也还是中等孩子的家长。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网课,让孩子在家自学,那效果好坏,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网课我想每个人心中也有不同的答案。所以以后只有一对一的话,那么一对一上门家教的费用还会涨,这是可以预见的,虽然国家不允许,但有钱人家孩子还是会有自己的资源,那么还是会有一部分中等孩子能跻身于好学生的队伍,那还有这一大部分中等没跟上的孩子呢?学习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,中等的孩子会越来越少。寒门出贵子?更难。因为没有这些文化课的培训机构,教育的成本降下来了,不用再给孩子报班了,所以年轻人才会考虑二胎三胎,但是否生孩子真的是教育的成本吗?学习好的孩子家长应该是最开心的,不用再担心有谁能够超越自己的孩子,中等孩子的家长也许只能干着急,学习差的孩子家长也许已经找好了职业学校。老龄化的严重,生产力的不足,需要更多的孩子去社会的基层,但每个家长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都希望孩子能有铁饭碗。文化课的培训消失,造就了一种公平,这个我没学会,你也没地方再去学会,我们是一样的。所以对于年轻人的家长,对于孩子小时候要培养的一定是学习习惯,而不是每一次的成绩,还有就是教育孩子不懂就问的习惯,追着学校老师问,害羞是大部分孩子通病,在学习当中是很吃亏的。家长能做的也是这些,尤其初中你要考虑孩子的叛逆期,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,一说话就吵架,那么学校老师尤为重要,需要家长多跟学校老师沟通,帮助孩子,但能效果怎样,只能看老师能否照顾的过来。正是因为自己再最想学习的时候发现家里没钱,有些知识点靠自己真的不可能学的会,父母也不懂,我也一直可惜上学的那段时光,所以如果我真能成家,我肯定会让自己孩子成为好学生,而且每个家长都会这么想,所以孩子如果有点跟不上学习,自己想学而自己没能力教,必定会找家教。教育是否还会大改?犹未可知,在众多家长拍手叫好的同时是否真的从内心思考过孩子未来?高考不看成绩的话文化课培训机构必须消失,还看成绩谁来帮助这些中等想学的孩子?还有一些想说的,学校老师既然能成为老师,那么大部分都是好样的,从小到大我觉得人生当中每个老师都不错,也许有不喜欢的老师,但从教学来讲,没有那种网络上那么夸张的说课上不讲重点课下让孩子报班,肯定有这种老师,但从全国看那是少之又少,不能以偏概全。 所以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只能看以后了,也许10年后这一批成长起来的孩子心中才会有自己的答案,自己的人生。这一年失去了很多,多到不知道自己还要自闭多久,也许还要很久。
来自: iPhone客户端